新聞報導案例:「北市交通改革仍塞車 民怨四起」


陳站長:


汽機車文化,衍生了許多便利與問題,其中一個就是「停車問題」~

長久以來觀察交通問題,驚覺「停車空間規劃設計」與「現實不符」,導致許多「車站」(或人潮聚集區),沒有規劃適當的停車空間,間接導致「停車亂象」~

(高雄中山一路)實際案例分析:
1.人行道拓寬,停車格限縮(導致違停、車輛行駛或停在人行道)
2.車站缺乏近距離接駁(車站周邊缺乏臨時停車格,導致違停、機車行駛人行道,等候捷運或公車乘客)
3.缺乏完善交通導引(讓駕駛人或騎車騎士能夠了解就近停車,因此必須同時提供停車位數量資訊)
4.規劃與規定了卻又不管(如果該路段確實需要龐大的行人行走空間,那麼規劃極寬的人行道是合理的,但偏偏行人流量與需求的寬度,往往跟汽機車需求不成比例,導致汽機車被「排擠」,間接衍生違停、塞車嚴重等問題~再加上新設施設置以來,幾乎沒有配套後續,包含沒有持續監督確認規劃設計與管理是否妥當,導致衍生違規成習、積非成是、以及不得不違規的情況發生~)。其中還包含,只處罰人民,卻不落實提升「交通素養」,因此根本的素養不提升,交通亂象自然跟著來~


#停車改革建議

根本改善交通,必須同時做「整體考量」(別再只看單一角度問題),然後研究發展現代化「停車導航系統」,包含就夠語音導航、停車感應、手機APP、停車資訊整合….


#交通與文化的關係

另外,習慣開車騎車是一種文化,不開車不騎車也是一種文化,人跟其他生命一樣,會根據環境的制約或變化,而改變習慣來適應環境與制約,因此改革可以從「習慣與文化面思考」(例如推展「慢活」,減緩活動的步調,以體驗更深刻的生活方式;而不是講求速度,卻對生活走馬看花…)

「交通改革」不能只看「交通問題」(但交通人往往只看交通,或改革不能同時導入「社會文化」的部分,那麼改革勢必有會變成缺乏「社會文化」的部分)~
交通改革應同時了解「生活與文化」,其中生活部分,包含上班族、貨運、客運等問題;文化部分則是指人民的交通使用文化觀念與習慣,這些問題若不同時思考,那麼即使限縮停車格或行駛路段,有時只是把問題排擠,因為眾多的車流就像「洪流」,你不能只是防堵,而不去「疏通、引流」…

文/陳站長 2018/10/18